学霸四姊妹是这样炼成的
四位15级青春靓丽的女生,一人注册,三人旁听。她们来自不同地区,拥有不同家庭,具有不同性格,编在同一班级。共住同一宿舍,且均展示出同样的不凡——三人获一等奖学金,一人获二等奖学金,成就了现管学院乃至钟山学院学生在取得骄人学习成绩的一段佳话。
同学们羡慕地称她们是“学霸四姊妹”,并好奇地想知道她们在学习上如何做到名列前茅的。
学好专业是她们的共同目标
“选择康复治疗专业,就是想真真实实地学到有用的知识,便于将来用真本领服务社会,解除病人痛苦。”为此,当她们刚进住11-312宿舍时,就不谋而合地亮明了自己的观点,并为志同道合感到欣喜。虽然她们分别来自苏中、苏北以及遥远的宁夏,风俗习惯及性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,况且其中三人还是旁听生,但这些,丝毫没有影响她们对于目标的追求和日趋巩固的友谊。四个小姊妹,无论活泼外向的、还是沉稳内敛的,都能够求同存异,谦让着对方。于是,她们一起去上课,一起进食堂,一起查资料,一起搞卫生,宿舍里充满欢声笑语,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与友爱氛围。
认真专注是她们的养成习惯
康复治疗是一门区域狭窄、却又科目繁多的专业,对于以往对人体结构一窍不通的学生来讲,要在短短的三年内懂得相关知识,学会操作技巧谈何容易。正因为如此,分院从领导到专职教师,想方设法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,帮助学生尽快地完成从外行到内行的转变,其中一项就是多听、多学、多实践,平均每天教学时间8小时以上,每学年要学近20门专业课程。
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,谁能扛得住,谁就能走得远。四位女生均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调整好心态,保持着学习的专注度。上课时,她们认真听讲,专心笔记;恨不得把老师讲解的每一个知识要点都刻进脑子里。晚上,她们再把白天所学的内容梳理一遍。直到理解后才钻进被窝。为了防止玩游戏耽搁学习时间,四人约定,谁都不带电脑来。如今,312宿舍里仍无一台电脑。
坚韧不拔是她们的成功路径
知识面前没有天才,学习不可能不遇到障碍。每当遇到困难时,她们四人非但没有退缩,反倒激发出内心的闯劲儿。她们对照书本和笔记,反复琢磨,仔细推敲,不悟出个道道来绝不善罢甘休。为了不影响熄灯后的学习,四个人都购置了小手电筒和应急台灯。夜半床上微弱的灯光成为312宿舍一道独特的风景。一次,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张小雨攻克了一道难题后,瞄了一下时间,时针已指向凌晨4点。
“只有辛勤耕耘才能有满意的收获,畏难怕苦的人永远享受不到勇攀高峰后的喜悦”。一等奖学金获得者葛玉如是说。她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,不畏艰辛地攀登知识高地,所取得的每一分成绩无不凝聚着她们顽强的拼搏与辛劳的汗水。
团结互助是她们的共赢法宝
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。学习,既要注重独立思考,也离不开团结互助。张小雨、葛玉、朱元元和张妍十分清楚团结合作、分享成果的重要性。理论课上,她们各自记录着老师讲解的知识要点,回到宿舍后再共同整理,拾遗补缺,确保所学专业知识的完整性;实践课上,她们根据老师的指导,仔细探索人体的结构、脉络与穴位。放学后,她们还意犹未尽,以室友为对象,继续练习,将老师“动眼、动嘴、动手、动脑”的要求落到实处,坚持不辍。
竞争与互助同在,压力共动力并存。在这样互帮互学、你追我赶的学习环境中,产生了共赢的效果:她们四人在15级康复治疗技术3班学年成绩排名位列前四,在同专业6个班200余人的成绩评比中,三人评为一等奖学金,一人评为二等奖学金。
现管院 戴宪
2016.11.10